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评委会曾评论:莫言先生的作品引导亚洲走向未来,是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。
但究竟为什么是莫言?不妨从莫言经历和作品中找寻答案。
(相关资料图)
莫言生于1955年,山东高密东北乡,童年正赶上“三年困难时期”饥饿、贫穷、疾病…最为艰苦的岁月。
这些岁月里他睹见那时的中国、乡村,贫穷、闭塞、冲突……也亲历了计划生育等影响中国的大事件。
他的题材发端于事件但超越事件,关心政治但大于政治。
他创作出的大量优秀作品既接地气,有很强的可读性,又在狂欢中不乏悲凉。
都说他写人性有异于常人的深刻,因为他知道“真正的勇敢是什么,也明白真正的悲悯是什么。”
△由《红高粱家族》改编,张艺谋执导电影红高粱剧照
他却自称只是“讲故事的人”。作品语言平易近人,却令我们在看似平实的叙述中,却总能被戳中人心的痛感,直指人性。
可以说,他是罕见的
十分了解中国人性、历史、民间文化的作家,
也是文学表达十分生动、创作多元化的作家。
但更多人爱读莫言,是因为其作品里,藏着中国人的人生大智慧。
我认为身为中国人,都应去读读莫言的作品。那里有我们应去知晓的中国社会、文化、历史乃至人性的根。
今天推荐这套既是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十年后推出的重磅力作——《鳄鱼》,也是他决心从小说家华丽转型为剧作家的誓言之作。
大作家们内卷起来也是很可怕的,莫言说他曾经在莎士比亚故居的塑像前当着余华、苏童“这两个小子“的面立下誓言:我要用后半生完成一名剧作家的转变。
莫言用稍显“记仇“的语气回忆:“他们两个当时冷笑。现在我把《鳄鱼》写出来了,算是给他们的一个回答。”
这次,莫言老师借助人物无惮批判现实的贪欲,将人性的自私、虚荣、贪婪等赤裸裸抛出来,留给我们的是无尽反思。
“总有一天人们会认识到,所谓的名分其实在套在脖子上的枷锁。” “鳄鱼,原来我是你的肉体,你是我的灵魂;现在,你成为我的枷锁,我成为你的奴隶。” “欲望,这万物繁衍的原动力,这毁灭一切的魔鬼。万物因你而美好,万恶因你而产生。”
我想,你阅读时定会如我一般,被莫言的文字深深震撼的!
关键词: